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礎工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4年9月26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在會上提出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要重點做好四件事。
一是推進職普融通。在普通中小學實施勞動教育、職業啟蒙教育,開設職業體驗、技能類課程,從小培養學生掌握技能的興趣愛好。在高中階段教育,建設一批綜合高中。推動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進一步完善職教高考內容與形式,優化中職學校與高職學校、職教本科、應用型本科學校的銜接培養模式,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多樣化選擇路徑。
二是深化產教融合。做實“一體”(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建強“兩翼”(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政產學研方面推行“四合作”: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結合的緊密度、與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的適配度。
三是提升辦學能力和培養質量。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深化產教融合,系統推進專業、課程、教材、師資、實習實訓基地等關鍵要素改革,加強“五金”建設,打造“金專、金課、金師、金地、金教材”。
四是創造良好環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讓“一技在手、一生無憂”深入人心,讓職業教育更加美麗,為中國式現代化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友道科技自研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平臺,支持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增強實驗學習質量和體驗,提升創新意識和研究能力,有助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平臺首頁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實驗平臺充分利用虛擬仿真、云計算、三維可視化等技術,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核心知識點為基礎,以站務員、綜控員、列車司機、運營分析師等崗位職責為導向,設計開發了貫穿教學周期的客流特征分析、開行方案編制、運行圖編制、乘務計劃編制、模擬駕駛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一系列仿真實驗,使學生在自主交互的虛擬環境中掌握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相關的各類知識、技能、原理等。
整個平臺充分考慮教師和學生雙方需求,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互融合,實驗內容深度對接真實崗位工作內容,能夠有效輔助老師達到“以虛補實,虛實結合,深度交互,理實融合”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實驗學習質量和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平臺優勢特點
融合仿真與科研:結合虛擬仿真和科研仿真優點,融合三維場景與專業工具,提供完整實驗項目群。
強大算法支持:具備車流和客流并行仿真算法、ATO 算法、列車節能優化算法等,培養學生科研技能。
適配教材:各實驗項目根據核心知識點分模塊設計,高度適配大多數運營管理教材。
對接實際:實驗內容與現實崗位匹配,提供真實工作場景和實用知識技能。
實驗系統簡介
線路客流特征分析實驗:鍛煉學生對 OD 數據的認知和處理能力,支持查看線路和客流數據,計算并填寫客流數據,自動生成客流三維時空視圖。
客流空間分布
開行方案設計實驗:引導學生學習開行方案編制,支持查看資料、設置交路和運力,進行運力配置驗算。
列車運行圖編制實驗:幫助學生學習運行圖編制,支持查看資料、完成運行圖編制、進行車底分配和仿真,輸出多項指標并進行可視化展示。
運行圖及滿載率
乘務計劃編制實驗:引導學生學習乘務計劃編制,支持查看資料、指派乘務員,展示相關指標。
列車模擬駕駛實驗:采用 Unity3D 技術復原地鐵駕駛室環境,幫助學生了解駕駛操作流程。
列車模擬駕駛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實驗:構建虛擬車站場景,讓學生根據崗位職責處理故障,了解不同崗位工作。
車站設備運用及客流組織系統:支持學生設計車站布局、流線,進行客流仿真和可視化結果查看。
車站設備運用及客流組織
列車運行能耗仿真系統:模擬列車在不同操縱模式下的運行,幫助學生了解列車節能原理。